东城区家庭教育大讲堂(228)|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
发布时间:2025-05-20 信息来源:
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
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 刘丹旭
青春期,是孩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。青春期孩子的大脑神经和思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,日渐丰富的思维使其对世界产生全新的认知,在心理上也越发渴望独立。可事实上,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尚未形成成熟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对于社会还知之甚少,在很多方面,依然离不开父母的支持。因此,对独立的渴望和对父母的依赖令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充满了矛盾,这种矛盾让不少孩子在生活中变得不再乖巧听话,表现得非常叛逆,给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带来很大挑战。面对青春期,家长要理解并接纳孩子的变化,及时调整教育方式,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。
一、青春期的孩子产生的变化
1.渴望独立,注重隐私。
2.开始有批判思维,看待事情容易片面化。
3.情绪多变,较为敏感。
4.看重同伴。
二、家长正确引导的方式
1.改变说话方式,学会尊重孩子。改变强硬和命令的口吻,用缓和的语气和孩子沟通。适当将成年人的交往方式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与沟通中,使其感受到被理解、被尊重。
2.家长后退一步,给孩子更多自主权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、对自己负责。家长不再大包大揽,而是在孩子的行为需要纠正时及时引导,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必要的帮助。
3.关注孩子兴趣,鼓励培养爱好。家长可以通过关注孩子的兴趣找到与孩子的共同话题,也可以鼓励其培养广泛的爱好,从而加强亲子沟通,增进亲子关系。
4.提供成长机会,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。家庭事务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,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机会尝试操办一些家庭事务。让孩子在参与家庭事务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感,彰显其作为家庭成员的使命感。
5.通过孩子的行为反思自己。如果孩子出现用消极、激烈的行为对抗家长的情况,家长要反思自己的沟通、教育方式,及时做出调整,以适应孩子青春期的变化和成长。
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,相信在家长的正确引导下,孩子会平稳地度过青春期!
素材提供:东城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-东朝建学区分中心-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学
素材整理:东城区教委德育科、东城区家庭教